6小时快题,时间分配建议:
方案(1.5小时),一层平面图(40分钟),主立面图(30分钟),透视图(1小时),二层、三层平面图(20分钟),总平面图(30分钟),次立面图(30分钟),剖面图(20分钟),调整完成留(20分钟)。
主干课程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中外建筑历史、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建筑构造。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美术实习、工地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认识实习、设计院生产实习,一般安排40周。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取得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适应建筑生产一线的施工与管理等岗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考研没必要报班,原因如下:
1)考研怎么说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主要还是靠自己,辅导班的作用,只是说对于从未有过考研经验的人来说是一个指路的东西,可以让你少走弯路,但绝不是你的拐杖,最主要的因素取决于考生自己,考生本人起决定性作用,个人努力程度越高,考上研究生的可能性越大。所以,与其糊里糊涂混日子,静下心来努力才是最实在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是选择了风雨兼程,坚持别人无法坚持的坚持,成就别人无法成就的成就!
2)不管报班是面试,还是网授,老师每年讲的内容都差不多,那些讲课视频,网上一找一大堆。
3)报班的学习效率非常的低,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考研班的老师一般都必须喜欢扯,扯淡的时间比较长,不说给几个段子好像感觉这课没意思。
4)浪费钱,普通考研的费用报班比较高,增加负担。
5)报班最大的好处也只是个心理作用,但也仅仅是个心理作用,也就是花钱买个安慰。
快题是建筑类(含城市规划)考研的一个专业课考试,建筑类的快题就是在规定时间内给定一个题目,按照要求来做出项目,必须是当场独立完成,时间3-8小时不等。
作为考研的重要考试科目,主要针对学术型硕士的设计、历史方向以及建筑学专业硕士,学术型硕士的技术方向则可能会考数学二以及传热学、结构力学,但是目前各个学校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初试考复试不考,有的复试考初试不考,有的则是都要考,极个别学校都不需要考(仅限历史方向,设计不考快题就不正常了)。
快题前准备和相关注意事项:
大家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一些快题本身的设计和表达上,不过磨刀不费砍柴工,有些自己常用的小窍门偏房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1.用纸及其相关准备工作纸张的选择只存在于考生自己准备的情况,许多院校和单位倾向由他们出具考试用纸,也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考察目的。例如拷贝纸(也称草图纸)适合考察一个建筑设计者使用它快速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成果的最常用纸张。而我想谈的不是每种纸该如何如何使用,而是说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大家就应该对各种纸张的表达练习都有所涉及这样遇上考场统一纸张的考试才不会慌乱。
另一方面,当纸张是由考生自备时可以做的准备工作就很多了:
⑴选纸总体原则:首先要利于自己的擅长表达方式的发挥,然后就是用透明度不高但却能够满足蒙一张纸的时候可以看到下面的铅笔线条的程度,这两点很重要。各种纸特性不一样自己再练习的过程中要自行揣摩。就透明度而言,太透明是不被一些院校所允许的,而完全不透明又不利于对比沓图作业提高速度。这一点擦边球还是要打。
⑵辅助轴线网格:用HB或者B铅笔轻轻的在纸上打好一定尺度的格子,看得清楚即可不宜太深,会影响图面表达,线条浅了看不见。适合深浅程度以蒙一张同样的纸在上面也能看清楚最佳。格子的间距以自己常用的方案设计模数,加上自己练习种习惯的制图比例绘制出来(例如8mx8m,6mx6m,用1:200的比例画在纸上就是4cmx4cm,3cmx3cm)。这样主要是为了作轴线,无论是徒手表达还是尺规表达都会起到辅助作用,其次还可以最后在图面形成一定的构图效果。
⑶字格:以3-4cm边长的正方形打好子格,里面写设计项目名称(例如“售楼部”)然后可以在其后稍微小点的子格里,在考试前在上面写好“快题设计”,建议用比较简洁大方的字体。同理,设计说明设计图名(如1层平面图等)的格子也可以事先打好。但是考虑倒构图和各种图在图纸上的占图大小,还是建议在绘图作版面设计的同时打设计说明的子格,因为版面设计对于图面效果影响很大。或者可以在一张小纸上写好,然后考试时再沓写到图面上。
⑷.这是最关键但却又最不一定的一点:根据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工具选择合适的纸张。具体操作得根据各位的自身情况出发考虑这里不一一详述了。
2.用笔:
⑴针管笔-品牌:自选,推荐高尔乐一次性针管笔这种一次性针管笔具备从0.05到1.2的各种粗细规格,很适合比较严谨的技术图钢笔骨线表达。
⑵美工钢笔-品牌:自选,推荐英雄238和59在洒脱奔放的徒手表达上一只好的美工钢笔同时起到了多只不同粗细规格的针管笔的作用,而且表达效果更为丰富却又省去了换笔的时间,虽说每次换笔时间不长但是要知道考场上分秒必争,倘若钢笔表达分量很大换笔的这个时间消耗就积累大了。
参考书籍:
《快速建筑设计100例》编者黎志涛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市面现有第二版发售,米黄色封面16开正方形。这本书的风格是典型的“东南风格”,众所周知黎老是这方面的明师,每年东南的快题辅导班也是黎老负责,简单来说全书收录作品洒脱奔放,收录作品具有典型的徒手表达上乘作品的效果。而且该书从正反两个角度对每个收录作品作了比较到位的点评,所以利弊一眼尽知,当然有些内容和说法难免争议大家也可保留自己的意见对比考虑问题。另外此书的前言部分是第二版时黎老特地加上的,言简意赅,读后对练习很有启发。《建筑设计指导丛书:快速建筑设计方法》编者徐卫国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黑色封面16开。
这本书的理论性较强,上手性比起上一本略弱,但是因为全书的整体性很好,对很多问题分章分节讲述很细,同时收录作品具备了清华大学的严谨风格,线条表达洗练刚硬,多为尺规工具快图表达,故适合有准备报考清华的同学和自身擅长尺规表达的同学。
快题表达相关注意事项总的来说这方面派得上用场立竿见影的窍门有,却远不如如上几方面多。主要是由于快题本身需要长期练习和积累。
大致作图顺序及工作内容:
方案阶段这里所指的方案阶段一般涵盖了所有平面图、主立面、空间透视和版面设计这几个内容,这些都是确定一个方案的最主要的图面内容,其他的像剖面图、次立面图、总平面图等都可以由前三个生成。(注意:总平面的场地设计结合入口层平面一并完成,每个阶段的上色等效果表达等。
快题考试时间一般4--8小时,要求自备1号图版1块,专业绘图纸,但不得携带有透图作用的纸张,还有丁字尺比例尺铅笔橡皮针管笔或者绘图笔。可以看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城市规划设计资料集》。
各院校对快题设计的考察标准各异,通常这类设计需在8小时内完成。近年来,规划专业的考试重点多落在建筑单体设计上。至于是否需采用尺规作图,则完全取决于个人选择,学校并无具体规定。尽管如此,某些学校可能会对透视图有所要求,比如是要求黑白图还是彩色图,而水彩画技法在此类考试中实属罕见……在短短8小时内,运用水彩完成作品需要极高的技巧。因此,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彩铅、马克笔和针管笔,这些工具既快速又效果显著。水彩和水粉画通常需要预先裱纸,一旦操作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关于透视图的绘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建筑设计中的三维表现至关重要,透视图不可或缺。至于色彩表现,至少应保证透视图的色彩丰富。平面图方面,可以只展示一层平面及环境,立面则可添加阴影和植物立面以增强效果。
建筑学初试的快题考试分为3小时和6小时两种时长。大多数学校只在初试中安排6小时快题考试。部分学校初试6小时快题后,复试还会增加一次3小时快题。对于仅初试3小时快题的学校,复试则必考快题。目前,尚未有学校仅安排一次3小时快题的考试。
3小时快题的命题建筑规模相对较小,面积通常在1000平米以下,功能也较为单一。而6小时快题则更为多样,面积可能从千余平米到数千平米不等。
3小时快题的考试通常安排在考研第二天下午。6小时快题则从考研第三天上午八点半开始,持续到下午两点半结束(因此第二天下午无考试)。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学专业的考研考试可能是唯一需要三天考试的科目。此外,快题考试会有专门的考场。
关于各院校具体的快题考试安排,如用纸种类、纸张尺寸、绘图形式等,请参考学校网站上发布的招生简章,其中会有详细说明。以上就是所有相关信息,以上就是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