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考试主要内容解析
公务员考试通常涉及两大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以下是这两科目的详细内容。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涵盖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和言语表达等环节。
2.《申论》:主要评估考生在机关单位工作中所需的基本能力。
公务员省考国考资源汇总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提取码:2D74
资源包含:省考和国考公务员的各类学习资料,多种网课机构学习资源,历届真题、考前冲刺、行政能力测试、资料分析、公共基础、综合写作、常识、理论知识、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申论、时政、真题资料、面试等公务员考试学习资料汇总。
二、国考考试内容详解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均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长180分钟,满分100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与常识判断五个部分。
《申论》试卷包括5~6道大题,分为“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和“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两种情况,重视对这两类考试不同能力的考察。
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公布后,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根据《招考简章》公布的面试人选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从通过最低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中,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参加面试的人员名单。
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地点、考试大纲及要求等内容由各招录机关确定。报考人员可在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公布后,登录招录机关网站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查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全解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按中央机关招录职位区分为三类,在考试内容和招录政策上有所区别: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专业性较强的部门(单位)。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确定,专业科目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置。
面试比例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一般有3:1、4:1、5:1三种,只有通过笔试后,按录用人数与面试比例确认笔试成绩排名前几位的才有面试资格,进入面试关。
2002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工作的时间被固定下来,报名时间在每年10月中旬,考试时间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周末。
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由各地自行决定并组织实施,部分地区每年在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考试,全国大部分地区每年只考一次,省级以下公务员主管部门不组织开展公务员考试。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详述
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及申论两科,各科满分100分。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要求准确把握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严格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据客观实际情况,确保任务得到及时有效的完成。
需运用个人现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进行精准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或措施。
需熟练掌握指定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并非所有岗位的应聘者都需要参加专业科目考试,应聘者可以根据职位要求表查看是否需要参加。专业考试通常安排在面试前,主要考察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科目考试的时间、地点、考试大纲及要求等由招录机关确定。报考人员可在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公布后,通过考录专题网站或招录机关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报考中联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央编译局、对外友协、外交学会、中国贸促会等部门,以及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语(韩语)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应聘者,还需参加外语水平考试,之后再进行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地点统一设在北京。因此,报考这7个非通用语职位的应聘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公共科目笔试考点选择为北京。
4、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专业考试
这部分人员需首先参加专业科目考试,然后参加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考试成绩与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将各自占50%的比重,合并计算笔试综合成绩。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华图教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