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迅速且精确地掌握你心仪调剂院校专业的详细信息,最理想的方法是直接联系该专业的招生负责人老师。
同时,关注该专业的官方网页和官方微信公众号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研招网公布的调剂信息往往较晚,因此建议你尽早开始了解和准备。
调剂的关键在于速度。
调剂的具体流程如下:
1、登录:考生需使用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调剂系统。
2、查询:在填报调剂志愿前,考生需仔细阅读各招生单位在其院校信息栏目或其它途径公布的调剂要求。登录调剂系统后,可查询各招生单位的专业缺额信息。
3、报名:通过调剂系统选择已发布缺额的招生单位和专业,填报调剂志愿(可同时填报两个志愿)。
4、复试:提交调剂志愿后,招生单位将反馈是否参加复试的通知。请考生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若收到复试通知,请考生按照招生单位的调剂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通过调剂系统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
5、待录取: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收到招生单位发送的“待录取通知”。考生必须在招生单位要求的时限内答复是否接受待录取,否则招生单位可随时取消“待录取”。一旦考生同意“待录取”,在未征得该招生单位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再接受其它单位“待录取”。
6、复试未通过:此类考生仍可继续填报调剂志愿。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第一条途径是通过网络渠道。
许多大学的研究生部网页都设有网上调剂信息登记系统,大家可以通过登录系统提出调剂申请,请注意,一定要准确、完整填写个人信息。首次登录时一般要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号码登录。
第二条途径是通过电话渠道。
调剂要尽早并且准确。一旦得出自己的分数可能达不到报考院校分数线的要求,除了上网查询并申请调剂外,还可以选定几所有可能录取自己的学校,向他们的研究生院打电话获得最新信息,并最好联系上该学院相关专业的导师,往往导师的肯定在这时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电话号码怎么查?这也有很多渠道,首先落实院校名称,可以向当地114查询;另外,上网查询、向师兄师姐、考友打听也是比较省钱的办法。这条渠道要求你和报考专业的导师有比较良好的关系。可以请求他们为你介绍其他的学校或导师。一般他们处于同情和惜才的心理都会帮助你,而他们说一句话能为你节省不少时间,避免一些无谓的周折。
考研调剂信息最快获取的四种途径:
一、众所周知的途径
各大考研相关网站和论坛、各大门户网站(腾讯、新浪、搜狐)的教育-考研版块都有“调剂信息汇总”,最好每天浏览。可以做成EXCEL汇总表格,包括学校、学院、专业、对调剂生的要求、联系方式等项目列举清楚,同时跟踪自己的联系进度(已经电话联系?邮件发送简历?对方是否已经回复),防止信息过多有所遗漏!
二、只有师兄师姐才知道的途径
以上途径非常简单易查,但是各大网站公布的信息大多雷同,而且一旦发布信息调剂考生就会蜂拥而至,尤其是那些普通高校的宽松调剂条件吸引很多考生把他们当作“备胎”。而最后通过这个途径调剂成功的一般都是那些出身好(985、211学校毕业)、分数高的考生。原因很简单,收到的简历多了自然就会挑三拣四。
对于普通考生,尤其是本科学校普通的、分数仅仅超过国家线成绩不突出的,如何寻找真正可靠的信息来源并调剂成功?其中之一就是咨询你的师兄师姐(在考研准备时我们肯定找到过他们了解复习备考的相关情况),告诉你的处境,他们会给你很多建议的,问问他们当时的班里有哪些同学是调剂的,全部搞到他们的联系方式,不顾一切找到他们,同门师兄,他们不会见死不救的。我当年就是这样,先找到我们专业上一级两个班的班长,把几乎所有考研同学的电话要到了,然后一个个问他们所在的学校,问他们的导师要不要调剂生(尤其是往届调剂过的,一般调剂过的学校和专业往往年年都是如此),这样得来的信息可是相当有价值的,一定要重视。不要以为不认识他们就作罢,其实他们很愿意帮助这些同样考研的师弟师妹们。要随时和他们保持联系,告诉他们你的电话和名字,并且24小时开机(真有一个同学晚上11点了接到调剂学校的复试通知的)。
三、考古发掘出的途径
很多同学读研了才知道,每天网上公布的调剂信息其实仅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调剂信息其实都没有公开。当然调剂系统中的信息是最全面的,但是却最晚,而且公布时往往都已经尘埃落定,那些公布的名额大部分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都是提前联系好的。我当时的导师每年招收的调剂生大部分都是校内调剂的,如果有报考外校的考生自己联系过来,条件合适的导师也会招收,如果名额有限,导师还会为心仪的学生申请更多的名额。可见除了公开的途径自己寻找更多的信息来源更加重要。
再如果你是孤军奋战,找不到师兄师姐;如果你是双跨的考研,与师兄师姐的就读专业相差甚远;自己在网上慢慢考古发掘吧,我总结了两条经验:
(1)首先根据“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硕士专业目录_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归纳出你所考试的专业和相近的专业所在的学校,然后逐个到该学校的研究生院(研究生部处)或专业学院的网站上查找相关调剂信息,如果往年有调剂,那么很有可能在这些位置会找到往年的信息,很重要的!大部分学校生源情况多年基本一致,往年需要调剂的专业今年很有可能继续需要。
(2)依然是上面的各种网站很有可能会发现往年的考研成绩单,这可是个宝贝!找到你报名时的专业代号,去成绩列表中找到这个专业代号的所有考生的成绩,再找到往年的国家线或自主划线,对比出往年该专业过线进入复试的人数,再找到那一年的招生简章查询招生人数,如果过线人数小于招生人数,而我们又没有在公开的网站上发现近几年该校该专业的调剂信息,那么你很可能挖到宝贝了。这说明这个学校今年依然可能生源紧张!如果你恰好发现了今年新鲜出炉的成绩列表,赶快自己预估会有几人过线,再看看招生简章中招生人数,简单对比就能知道生源情况,尽管学校在国家线公布之前不会确定调剂情况,但是我们要和学校保持积极的联系,最好去一次学校,初步选一个心仪的导师,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可靠的“备胎”呀!
补加说明,为了保护隐私近年来成绩查询一般只能查到个人信息,不太可能出现所有成绩同时公布的情况,但是前几年的信息仍然可查,依然有参考价值。我刚才看了一些学校的网站,仍然有学校会公布全部成绩,看看你的运气啦。
四、联系学校和导师
如何联系学校和导师的问题。一般可以在网上查到相关学校研招办和学院的电话,导师电话有的能够查到。如果只知道老师的名字,另外还有一个办法查找导师的信息:查找老师发表过的论文。数字出版物超市现在一般的学校中都购买了论文数据库,输入老师的名字检索就能找到相关论文,下载下来,一般在第1页的下方会有导师的联系方式,邮箱都会有,电话有的时候也会的。
有的考生会不耐烦地问老师我能不能调剂,希望大不大,次数一多老师就烦了。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情况,研招办的电话在这段时间估计就没有停歇的时候,老师的心情自然也不太好。现在国家线还没出来,老师更不会向你承诺什么。因此,不要埋怨导师的态度不好。
联系导师的时候更要有礼貌,最好知道导师最近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说上三言两语对这个研究方向感兴趣的话,这样机会更多一些。如果知道导师的手机号,首先发个短信看导师是否方便;办公室电话如果导师不在,那么接电话的一般是导师的助手或者研究生,向他们询问一下相关信息也很好。当然了,如果觉得非常有希望,最好在复试前先来见一见老师,加深印象。
提前见导师很有必要,例如有的工科专业的导师觉得实验室里女生太多,特别想招一个个子高、有力气的男生,如果你的块头大,老师会喜欢的;有的导师觉得近几年男生或女生太多,就想换换“口味”;有的导师见面后随便聊聊,发现你们都喜欢乒乓球,有戏噢!
总的来说,获取调剂信息主要依赖个人的积极行动,切勿自恃分数优越、学校背景突出就能轻易调剂至理想院校。我当年与报考浙大的同学同场竞技,他分数远超我,而我仅略过国家线。结果他只得回母校,而我则顺利进入了211高校。我搜集了我报考专业所有学校的联系方式,逐一电话联系筛选,对有希望的院校持续关注,联系过的学校多达几十所,给导师们发送的邮件近百封。如此全力以赴,最终能够接收调剂的学校有五六个,其中三个便是211高校。回顾我的经历,或许有人觉得我在炫耀,实则更多是想提醒大家:调剂并非考试,分数高并非意味着胜券在握,更不是坐等的结果,而是需要自己主动去争取的!
首先,在浏览器中搜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并点击带有官网字样的链接。
进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后,找到“调剂”选项并点击进入。
但请注意,网上调剂开放时间为2013年4月1日至5月5日,因此目前无法查询。只需使用网报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进入调剂系统即可查询所需资料。
直接搜索“学信网”,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官网。在网页左下方“学信档案”处选择“登录”,输入注册的帐号和密码登录学信网。返回“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点击最上栏中的“准考证下载”框,进入“用户中心”。在“用户中心”中点击“准考证下载”,打印预览,即可查看到准考证号码。
前往考试所在单位的研究生处网站查询考生名单,例如在搜索引擎中搜索“2014年XX大学报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名单”,或去考试所在单位的研究生处网站找到考研前几天发布的通知的附件中查找名单。
拨打报考院校招生办的电话查询成绩,或拨打考点所在单位招生办查询准考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