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去年刚迈入研二行列的我,回首那段备考的时光,不禁感慨时光匆匆。现在,我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心理学考研过程中一些突出的经验与教训。当然,我这里提到的问题可能并不全面,如果大家有其他问题,也可以随时提问。我们的原则依旧是:尽量帮助大家少走弯路,少踩坑。看过我之前经验分享的同学都知道,我要告诉你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因为只有坚持才是胜利的保障。我报考的是湖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硕学位,需要阅读7本必看考试书籍:《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金盛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咨询与治疗》,钱铭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变态心理学》,钱铭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格心理学》,许燕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管理心理学》第二版,车丽萍著,武汉大学出版社由于复习起步较晚,我在暑假留校加快进度,同时进行了系统的政治和英语学习(由于感觉政治和英语自己摸索难度较大,便选择了报班)。三门课程几乎都是从七月份开始,所以各位小伙伴不要担心暑假开始会太晚,还有5个月的时间,足够我们坚定信念,赶超他人,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PS:以下复习方法由于我自身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偷懒,可以看作是反面教材,希望大家从中吸取教训。我的复习计划如下(主要讲述专业课的复习):数学复习方面,我基本全程跟随宇哥的复习课程,感觉比较省心,教材也是配套购买的,后期补充了各种考前模拟题和冲刺题,补充知识点和做题方法。不过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老师也推荐了汤家凤、于炳森、李永乐等。但劝大家一定不要相信小众的牛鬼蛇神,因为比较容易误导人!1)参考书目:张宇高等数学三十讲、十八讲、张宇概率论九讲、张宇真题、各种考前模拟题、冲刺题。2)备考过程:3-6月:第一遍基础。基础阶段就是《张宇基础30讲》,跟随视频学习,并在笔记本上做好笔记(一般是一些总结性的知识点),这个工作建议前期做好!搭好框架最重要。这个时候除了完成课后习题,还可以配套做张宇的《1000题》。(这个习题基础阶段可以开始做a、b组)6-9月:第二遍强化。强化阶段使用张宇的18+9+9讲,也是跟随视频学习一遍,其实建议强化部分重点看或者提前开始,因为基础班的知识确实比较少!除非你在本科阶段并没有好好学数学,可以从基础班打好基础。这个阶段张宇的《1000题》a、b组没做完的继续做完,c组题可以适当做起来,工作量其实还是很大的,我也会看一些重点章节的习题讲解视频。这时候数学得要加大强度,我一般安排了整个早上8:30到12点,建议匹配好考研的时间,中午留足够时间休息。(我用的是老版本的分了abc组的1000题)注:强化阶段要做好错题总结并且定时复习;习题一定要动手算,切忌眼高手低;草稿纸养成规划使用的习惯,因为考试是一张一张地拿;不懂的习题要当天就解决,不然之后会遗忘;张宇1000题C组有些题十分靠技巧,可以适当放掉。9-11月:第三遍真题与模拟。这个阶段首要任务就是用真题进行模拟。目的是串联前后知识点以及模拟考场做题的感觉。我一开始是用05年-09年的真题(这几年真题的题目结构还是老版的)进行知识点串联,不卡时间做,熟悉真题的解题感觉,错题还是继续总结起来。之后做10年-20年的真题,这时候得卡时间做,2.5h左右完成一份,然后一定要检查检查检查!自己准备好草稿纸和答题纸,用早上的时间模拟数学考试,真题数量有限,所以得好好利用起来!!做完后自己计算好分数,做好错题总结和试卷总结。21年改了题型,这一年重点拿来模拟,保证熟悉整个做题的时间分配。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做第二轮真题(我时间不太够了,所以第二轮基本上是过的错题,没有做整套)11月到考前:模拟题和冲刺题以及知识巩固。因为改了题型和分值,所以做模拟题变得重要了,基于真题已经通透的基础上就可以着手做模拟题。模拟题可以选做李林、张宇8套、合工大、李永乐等等,我当时基本都有做了,觉得李林出的比较像真题,李永乐比较重计算,张宇和合工大的就偏难一点,但思路都值得借鉴。选做1-2种模拟题和冲刺题即可。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进行知识框架的巩固,这时候就用到基础阶段的那些总结性的笔记,当然在复习过程中是不断完善的。另外若还有时间可以再看看错题,差不多就可以去考试了。考试那天一定要放轻松啊!!!把该拿的分拿到就是胜利~我当时就和一个大题较上劲了,不但没做出来而且没有时间检查,白白丢掉了简单题的分。对于本专业来说,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英语。英语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不可以间断的。从3月份开始背单词,每天背一个单元,第二天背完一个单元后复习前一天的。如此往复,背完一遍单词后就可以一天复习一个单元,直到考研,单词背了8遍。单词是我们的基本功,但是只有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在每天背完单词后,我还学习了长难句,因为考研卷子中有很多的长句子,不学习长难句的话,很难对一个句子的各个部分进行把握。在单词背完一遍,长难句也学习完成以后,就要开始做英语真题啦。从4月中旬开始,每天做一篇阅读,做完后对答案,然后先自己研究一下为什么错了,进行标注。然后再听老师讲,看一下自己的问题。在听讲的过程中不要跳过,每一句话都要分析好,每一个题都要听老师的讲解。做完一个卷子的阅读后,再做完型,完型考察的主要是单词之间的差异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背单词的时候要注意单词的情感,还要熟悉句子之间的关联词。新题型的话是比较容易的,要注意的就是上下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之间的联系。大作文和小作文,我的建议是先背范文,背的特别熟悉之后,脑子里面有存货,就可以写了。可以选择真题里面的作文来写。作文最重要的就是书写和结构,因为阅卷时间极短,书写是第一印象,结构是考生逻辑的体现。建议考研作文的类型都要自己写过,在保证书写和结构的前提下,可以找同学或者老师帮助改进内容和句式。7-9月:专业书本过完1遍,本科所学的便是心理学,所以看起来不算吃力。9-10月:强化重点,开始对于重点还是比较迷茫的,不知道怎么下手。由于自己没有报班,买了淘宝的一些资料,但还是感觉不安。便向室友寻求帮助(我们寝室三个都考湖师大,有两个报了培训班,她们都发了背诵宝典和习题册),希望她们能指导一下重难点。由于没有背诵材料,便买了一本考研大纲,画了重点,加强理解记忆。相当于过第二遍。10-12月:疯狂背书,再不背书就晚了……英语、政治:每天单词一小时;跟上课程,(语法课程、长难句解析课程、阅读基础课程等等…)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不同,分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总之,感觉报班了很有规划,自己不用担心了,当然这是心理作用,自己不努力还是不行的。回顾整整5个月的时间,也知道自己过程中的问题。在专业课上花的时间太少了,分配给专业、政治、英语几乎差不多(大家可千万不要考虑这种分配方法)。所以结果也可想而知…
内心独白:嗯,学的是本专业,心态倒是挺放松。看着她们手里拿着厚厚的背诵宝典和习题册,而我却没有,心里不禁犯嘀咕,这可怎么办呢?嗯,还是先背重点吧。英语和政治毕竟花了钱,课程内容还是要全部看完,任务肯定不能落下,说不定通过这两科能拉分呢!
时间如同流水,悄然流逝。考研的结果也如期而至,和专业课相比,英语和政治的分数确实更高。带着侥幸心理去考试,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若想一战成功,特别是对于专硕考试,如果没有足够的规划和资源,还是选择报班比较稳妥。我之前就觉得自己学了本专业,没有必要报班,结果发现,反而是英语和政治让我感到迷茫。
理性看待作文押题,没有哪个老师能保证一定能押中题(如果有,那肯定是虚假宣传)。我曾经因为觉得英语太差,报了一个作文押题班,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帮助,而且那个老师讲的课让我感到特别不舒服,这些都是宝贵的时间啊。
专业课方面,其实还是要反复背诵资料。之前主要背诵框架、关键词和重点部分,11月就可以带着剩下的部分一起背诵。不必一字一句都记得那么死,能表达清楚意思就可以了。我之前背书就会过于注重细节,想把每句话都记下来,这样会增加记忆负担,而且遗忘得特别快。还好我发现了这个问题,改为背诵大体意思,否则真的是做无用功了。
提醒大家,背书时不要过分注重细节,能复述出意思再精简自己的表达。
还有一点很重要,不管背得怎么样,考前一定要进行模拟考试。先根据题量做好时间分配,每种题型用时多久都要有数,然后严格规定时间做题。模拟考试中遇到写不出来的题无论如何都要逼自己写,锻炼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我第一次考研考前没有进行模拟考试,只规划了每个题型的用时,但在考场上因为紧张,根本没注意时间,导致有几道题没写完。而且考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在考场上遇到没见过的题是很正常的,不要一看到就觉得自己完了,我第一次考研就是考场上心态崩溃了,又慌又乱,不会的不敢写,背过的也提取不出来。第二次考研我就跟自己说,考试不出超纲题怎么选拔人才,遇到不会的我编也得编完,一道超纲题不可能道道都超纲吧。这样想在考场上就真的不那么慌张了,而且我每做一道题就瞄一眼挂表,全程都关注时间,最后一分钟才把题写完。
提醒大家,考前一定要进行模拟考试,把握时间,保证自己在考场上能写完题,否则背完了书却没写完也太可惜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到了,可以开始学习了,从现在开始刚刚好。
1.确定目标院校。可以根据个人向往的城市、以后想要工作的地方,报考学校专业知名度来进行选择。(比如,如果你想在湖南地区成为一名教师,希望在长沙定居,湖南师范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确定目标分数。查询目标院校以往3-5年的入取分数情况,分数应该定在中等范围,这样才有竞争力。(比如:湖师大应用心理学入取38人,第1名412分,第38名347分,那么你应该定在18名左右的分数约360分。)
3.根据自身资源情况考虑是否报班。如果报班,那就不用担心,按照课程计划踏踏实实完成,背书不偷工减料,肯定没问题(我室友就是这样)。如果自己有实力,有资源,能坚持,相信自己。不报班也是可以的,一定要规划好。
4.时间规划。
3-7月基础阶段:请过2-3遍考试专业书籍,仔细看,理解知识。将书本中不懂的地方找到理解方法,这时候有时间将书本摸透。这时候是大三下学期,同学老师们都在学校,可以一起探讨,找到自己的考研小伙伴,一两个即可。
7-9月强化阶段:每章节进行知识梳理,建立知识框架,可画逻辑图。有一个知识框架后,把握重难点,结合习题册练习,加强重点记忆。(对每本书,每个章节,都要有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得暑假者得天下。
9-12月冲刺阶段:背书,理解背诵。可根据记忆策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知识编码等。至于重难点把握就靠自己了,购买历年真题分析。(只能说报班的同学真幸福。)
12月:调整好心态,自己进行模拟考试,做好应试准备。再将专业默背1-2遍,这时候的你应该是倒背如流了。相信到了考场时候的你对答如流!
5.准备复试。考完放松几天,便可以进入复试复习啦~
言归正传,先说说大家容易进的雷区。
1、不要自我感动,学习效率第一位。
个人认为这真的是考研过程中的大忌,起得早睡得晚不一定就很好,学习效率第一位。【我有段时间和室友一起打鸡血,早上五点起晚上学到两点,前两天学得很开心,一个星期就熬不住了,因为严重影响我白天的学习了。】希望各位同学可以不管多努力,都要时刻保持清醒,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我真的学懂了吗?我真的理解了吗?好好学习,效率至上!
2、囫囵吞枣式看书,抄书式记笔记。
我可以理解有些同学不抄书就感觉自己看不进去的心情,但是这个坏习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刚刚所说的自我感动系列,抄书式学习算得上学习方法黑榜头号选手了,形式主义,仪式感过于强烈。还有名词解释抄写打卡、英语每日一句打卡、恋恋有*...都是没用且浪费时间的事情(然而我当时每日一句我还精致的抄成了一本小书我的妈呀看着可舒服了,恋恋我还刷了两遍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或有那时间干啥不好)
3、不管多少经验贴,多少资料,有选择的使用,正确取舍。
比如我自己...一开始网盘里存了一堆资料,看到资料就像是天上掉钱hhhhhh,但其实根本没看,只是觉得让自己安心了。关于经验贴,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学习风格也不一样,我喜欢的老师我使用的方法你不一定就百分之百的合适,请各位小伙伴有选择的借鉴与参考(包括本经验贴,也仅是我认为的好的方法与计划)
4、考试答题过程中答题纸的问题。
为什么要谈到这个问题呢,我在考前问过学姐答题卡如果少了的话是否可以找监考老师要新的纸,学姐说可以的(因为他们考场真的可以)但是不同学校不同考场情况真的可能就不一样。我们考场坐我旁边的一个女生她答题卡写完了题目没写完,找老师要纸想要继续答题,但是老师直接就是说没有,不给,每个人只有12面,多了没有。那姑娘当场就哭了...那时候我还剩1张试卷没写,只剩两面A4给我写了...没办法我前面洋洋洒洒疯狂写,最后只能紧着紧着地把他给写完了
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学习的好方法。
1、每日计划。
形成自己的学习节奏,规划好自己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大概需要完成什么任务,然后对每个月、每一周、每天的任务进行安排划分(任务时间不要卡太死,留一定的弹性空间)比如说我基础阶段打算把参考书目看完两遍,那我3月-4月就安排看完第一轮,接着3月看哪几本书,3月的第一周看哪一本书,哪天又看哪章的内容...类似如此,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这样第二天就不存在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事情的问题。什么都按照计划来进行,自己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准备一个计划本每天晚上记录第二天的任务。
2、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心理学专业需要背记的知识点很多,作为一名心理学考生,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肯定是不陌生的。刚开始肯定会很痛苦,到后面就会感觉很爽了,我一轮背诵花了大概一个半月,到考前3小时搞定一本书。所以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每天任务太多,可是按照自己的熟悉水平进行删除任务。不只是专业课的背诵,政治肖四肖八的背诵同样有效果。
3、编码记忆(提字记忆)。
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是否只需死记硬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真正的学习在于理解基础上的编码记忆。以人格影响因素为例,文化、家庭、媒体、同辈群体、学校,我们可以简化记忆为“文家媒同学”。每个人的编码方式可能不同,关键是要能够清晰地展开说明。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政治等学科的学习。结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和编码记忆,无疑能让我们在学习中游刃有余。
至于模拟考试,若能参加考研机构的考前模拟,那自然是极好的。即便没有这样的机会,与研友合作,在最后一个月内互相出题模拟,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模拟考试的主要作用在于两点:一是查漏补缺,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二是熟悉考试流程和题目量,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失误。
在考研的道路上,学姐学长和研友的支持不可或缺。感谢那些耐心解答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从备考开始到结束,他们的指导与帮助是无价的。备考期间,孤独前行固然不易,但有了朋友相伴,无论是学习还是面对压力,都会显得轻松许多。对于跨专业或基础薄弱的同学,我建议多向学长学姐请教,或者直接报名参加机构(优点:省时省力,缺点:费用较高)。
放下手机,投入到学习中吧!下面,我想分享一些我之前收集到的资料,这些资料是经过多方努力才获得的,包括湖南师大的高分秘籍等,电子版课本和学习视频等资源,总容量达3个T,希望能对你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经历过考研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并非虚言。刚开始接触考研时,我们都可能会感到迷茫,不知道从何学起。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因此鼓励大家多提问,不必觉得不好意思。我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研学子一战成硕,明年顺利收到心仪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以下是几个心理学专业的研究机构介绍: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心理学研究机构,专注于心理过程、规律、生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2. 华东师范大学:拥有众多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尤其在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领域享有盛誉。
3. 中山大学:心理学实验室设施完善,杨中芳教授在研究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学方面有突出成就。
4. 湖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历史悠久,培养了众多著名心理学家。
5. 浙江大学: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在医学心理学等领域有显著成就。
关于其他专业,如历史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环境工程、公共管理等,都有其独特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