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简称河南师大,坐落于河南省新乡市,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也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是一所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2022年的考研分数线如下:
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复试采用全国统一的复试基本分数线,对于合格生源较多的专业(领域),可以适当提高分数线,既可以是总分,也可以是单科。
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在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考研期间,可以留在学校复习,但需要自己督促自己,有时候还需要别人的督促。考研不仅是考知识,更是考毅力。
考研的学生会聚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大家一起考研,遇到的问题也差不多,可以互相交流、互相鼓励!同时也可以把他人当作对手,比一比谁复习得更好~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河师大
我艰辛的考研经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这是我们都熟悉的普希金老人的诗,但当生活真的欺骗了你的时候,能做到在悲伤、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镇静下来的人有几个?现在长话短说,言归正传,讲述一下我刚刚发生和结束的故事。
这是关于2013年考研究生的故事。
2月20号,河师大的初试成绩出来,女朋友帮我查完成绩告诉我,我笑容满面,合不拢嘴,341分,对得起我的努力与付出,同时上河师大这地方院校也绰绰有余,于是随后的日子里我又回到了考研前的准备状态。
2月23号,我将我的初试成绩上传,并发表了说说,作为我24岁的生日礼物,同时也希望在接下来的努力中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3月20号,强忍着病痛的身体,我又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河师大,只为准备复试。这时候国家线和学校的相关专业分数线还没有下来,我们只有等。但根据河师大去年我所报的专业情况350分来看,在本专业内复试估计没戏,不过我可以在院内调剂,依旧没问题。
3月26号,国家线出来,一区文科310,我超出了31分。我不是在炫耀我考的有多好有多高,比我高的分也多了去了,而是根据我自身的情况考这个成绩觉得蛮对得起自己了。
4月1号,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我必须做两手准备。经审查,西华师范大学需要我所报的专业的调剂生。于是我辗转联系到了那里教育学院的冯院长,结果冯院长直接拒绝说不接收同等学力调剂生。无奈之下我说明我的情况,争取复试机会,冯院长最后同意。傍晚的时候,我收到了西华师范大学的复试通知。
4月3号,我订了去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的火车票,考虑到我的身体状况女朋友不放心就让我妈给我一起去,顺便我妈也可以出去转转看看,票价一共500多。
4月5号,河师大各院的专业复试分数线出来,319分,我又喜又惊,这与去年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也与西华师范大学复试时间产生冲突。
4月6号,我再三思考,决定放弃西华,还选择在河师大复试,同时也与我在河师大认识的一位老师做好了沟通,如果学术型考不上,那就调剂到专业型上,同时老师也信誓旦旦说就我这分数在河师大上专硕没问题。当然只要能考上研究生,就算我的分再高,我也不觉得亏。
放弃了西华,我觉得对不起西华的冯院长,于是就给冯院长发了一条短信:冯院长,您好,学生***(我的名字)实在是没有脸面再给您打电话,只好用短信的形式来表达我的歉意。本做好去贵校复试的一切准备,但刚刚我第一志愿报考学校的专业复试分数线出来,我可以参加复试,时间上与贵校有冲突,因此学生不得不放弃,麻烦了冯院长,请原谅学生的食言……
结果很显然,我不会收到冯院长回复的信息。
4月7号,西华师范大学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复试,我拒绝了,只为河师大。
4月10号,妈妈来新乡,给我送点复试要求的材料,顺便照顾我几天。但这几天我明显又感觉到我回到了初试前的症状:吃不好,睡不好,做噩梦……早起晚睡,只为了多学点习。
4月12号,所有复试的学生到院里报到,进行资格审查,每人费用100元。报到的时候招生办公室门口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贴着复试的要求与条件,而且还有招生人数,但我们都觉得所有来参加复试的同学至少都可以有学上,因为,在墙上贴的文件上有一句很关键的话:需要从学术型上转23名学生到专业型上,而且好多学生都用手机照了下来。
4月13号,上午英语,下午专业课。
4月14号,上午面试,下午加试。
4月15号,下午体检,费用30元。
至此,研究生复试完全结束,就只有等待着结果了,但我的研究生之路还远没有结束,接下来的心境也许会比以前更糟。
4月16号,结果陆陆续续出来,我详细统计与核查,一遍又一遍,很遗憾,在前进两个名次之后,依然排第十,只差0.46分,而只录取9个人。
接下来,就该我们往专硕上调的问题了。
连续三天,我们就不断地打电话,去办公室询问,这期间也认识了不少像我同样情况的学生,但得到的结果都是一个样:要么不知道,要么专硕满了不要了。这怎么能抚平我们心中的忧伤,复试文件上写的,与院里所做的所说的明显不一样,更加让我们气愤的是找老师找不到,找到了询问也说不太清楚,让问一下李××老师,他是专门负责这的;问学长问助理也说不知道,也说让打电话问一下李××老师。好像所有的老师与助理学长都在推脱责任,要你们这些人干什么吃的,学生们把问题反映给你们了你们就不知道了解一下?!这些人对我们置之不理就更加剧了我们对学校的怀疑。
一个高等学府,一个院系,如果以这种态度和做法来对待学生,那我只能说面对它的要么是名誉扫地,要么是穷途末路;一个不负责任的学校和那些不负责任的老师及学生们也同样不会有一个很好的明天。
焦急的等待四天之后,所得到的结果让人想有起义的冲动,每天过的什么日子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多少次心灰意冷,多少次暗自神伤,多少次找人询问,多少次无助冷漠,半死不活的吊着没有一个结果,难受!
我们总是还对河师大抱有一丝希望和幻想,是不是结果真的没有出来?是不是所有问到的人真的不知道或不清楚?与其等待着每天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不如出去分散一下注意力。所以,18号的晚上十点多,一时的冲动让我说走就走,在网上没票的情况下也要去火车站碰碰运气,因此第二天,我冒雨到了杨凌。
沉重的心情,并非仅我一人,而是与我处境相同的众多学子。我的情绪也悄然影响到了女友和家人。在那段日子里,女友对我发怒,她质问我:“失败了又有什么不敢面对的,难道学历真的如此重要吗?”面对她的质问,我无言以对,也无法反驳。在她言之有理的情况下,我唯有承认她并未完全理解我心中的愤懑。
母亲和姐姐也来劝慰我,她们说:“既然已经努力了,就顺其自然吧。”然而,她们似乎也不太明白我为何如此气愤。
昨日凌晨,我从西安归来,稍作休息后,我又来到学校询问情况。我无法忍受这种不明不白、无果而终的事情,无法让自己安心。
我穿梭于楼层之间,一间间办公室里询问和反映情况。从院长到副院长,再到主任、处长,最终我们才明白:研究生院在复试招生工作交接过程中,未能将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的推免生剔除,导致招生时按照过大的比例(1:2)进行复试,结果是有20多个学生连转到专硕的机会都没有。
4月23日,这一天,正式宣布了结果,我落榜了,河南师范大学。
昨晚,接到李××的电话,他一个接一个地给学生打电话道歉。但道歉又有什么用呢?结果已经出来,又能如何解决?把部分责任推到我们身上,你们当初又为何不深思熟虑一下?一个院长级别的人在这等重大问题上出现失误,还如何说服手下?让我们这些落榜生又如何看待?
既然指标有限,为何还要按照那么大的比例复试,把所有学生都复试一遍后再筛掉?这样有意义吗?
4月24日至今,我终于可以向女友、家人及亲戚朋友说明我考研的结果和气愤的原因了,只是源于不甘心。我在心里哭泣过多少次,难受过多少次。如果是我成绩不好,这只能证明我不够努力;但这样落榜,我心甘情愿吗?抱着满怀的希望与信心,河师大却给了我一个谁都不愿接受的结果,而且还完完整整地走了一个复试过程!钱没了,心血和汗水白费了,更重要的是,我以身体为代价,耗费了大半年的青春和时间,难道这不称得上是一个“骗局”吗?这让我们每个人心头之恨难以解开。
如果当初我再努力一点,多考几分,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的处境。但我真的没有努力吗?如果我没有努力,复试专业课我能考第一吗?然而,每一步我努力之后的结果呢?河师大,你给出答案!
如果你们提前安排好,通知到位,又怎会有这么多学生等着学校的消息与希望,而沦落到现在在研招网上专业没了,学校也没了,还说让调剂,调剂个P呀?
如果当初我选择了西华,结果会不会就没有这么惨?那我对河师大的期望与印象,也就只值得用这种方式和结果来回报?
如果……可是没有如果,但心里就是不甘心。谁说河师大过线就能走?那我过线30多分,不一样被“想方设法”的河师大弄死了吗?而且死不瞑目,死不甘心!它真是一朵奇葩!让我们每个趟这条深底巨浪的而不知情的人,最后都被拍死在沙滩上,而且死的姿势还相当难看!
好了,我的心已渐渐恢复平静,我也只能用“是福不是祸”来安慰自己。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同时也为即将考研的同胞提供一个借鉴,如果我的牺牲能换取更多学生顺利上榜,那我也就值了。把握好目标,拼了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在以分数论高低的教育中,你就多得点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