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分享一、考研择校经验选择吉林大学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吉林大学是985院校,而我的本科是一个211院校,很多单位在招聘时还是会有985这个门槛的;其次,吉林大学的公共管理在学科评估中是B+,专业实力还是很强的,我觉得读研还是要看学校的专业实力的。吉林大学公共管理的报录比大概在6比1、5比1左右,招收人数较多,专业课参考书在2021年之前是三本,2021年是两本,参考书较少,专业课题目常规,并且不压分,算是985院校中相对比较好考的。其次,我再来介绍一下东大公管的基本情况,该专业在2018年之前是分专业招生的,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而到了2019年,却变成了大类招生,录取后分方向,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公共政策;2020年还是大类招生,但招生方向由5个变成了3个,取消了社会保障和教育经济与管理。再来简单分析一下近三年的报录情况:2018年,4个专业统考报名总人数310人,录取48人,报录比6.46:1;2019年,统考报名人数304人,录取总人数56人,报录比5.43:1;2020年,招生计划49人,最终上岸55人,其中包括 4位少干和专项计划的同学。初考经验政治备考:1.基础打好(9-10)看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非常建议如果你看徐涛老师的就买徐涛老师的课和对应的书。不建议肖秀荣老师的书+徐涛老师的课,因为课的顺序和书的内容不是一一对应的话还要去翻找,很浪费时间和影响心情。另外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人手必备。可以听完一章徐涛老师课的就要做对应的题,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巩固提高。千万不要攒着一起写(不要拖着1000题不想做,后来听到别人都开始二刷了才开始着急,就猛的赶进度结果刷完一遍没有质量只有速度,什么都没记住)2.巩固提高(10-11)徐涛《背诵手册》+肖秀荣《1000题》二刷。《1000题》二刷很重要,一刷很多没有记住的可以在二刷巩固,在《肖八》出来前有时间的话非常建议三刷。《背诵手册》建议定好计划,每天背诵多少页按你的时间安排来定。切记今天偷懒,指望明天再补上。3.考前冲刺(11月底-考前)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主要主要《肖八》+《肖四》。今年肖老爷子选择题被反压了,但是大题我觉得大部分都中了还是很可以的,所以今年大家还是要以打好基础为重点,不要一心全指望着压题(毕竟没人知道考务组的老头们会给大家怎样的惊喜)打好基础是12月前的事,12月后还是要以肖八选择题,肖四选择题+大题背诵为主。英语备考:1.单词部分:单词是学英语的基础,所以千万不能偷懒,从你备考开始就要一直背!背诵究其本质,其实是对同一知识的反复记忆,所以,如果想要牢记,可以按着艾宾浩斯记忆法走,每天按时复习前几天的单词。如果你喜欢纸质书,那可以根据艾宾浩斯曲线,在纸上规划好单词数。不过,我更推荐恋恋有词背单词,有一点不能变:每天复习的任务一定要复习到位。每天背的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可以每天100-200个。到最后肯定有十几个到几十个单词会弄混,到时候专门摘出来写在便利贴上反复看,也可以直接无视。2.语法长难句部分:只有学会了语法、长难句,才能初步读懂文章,才能对文章进行拆解;而且学完语法长难句,后面做题真的能事半功倍。语法长难句这块,我自己看的是刘晓艳老师的课,很清晰明了。视频内容找个网上搜一下就有,可以1.5倍速或2倍速播放,提高效率。3.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部分:当你单词和语法熟练掌握之后,基础、甚至是中等难度的文章和语句拆析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考研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有难的和考研逻辑分析能力题,我们也需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阅读推荐唐迟讲的阅读课。需注意:一定要留出最近3年的三套题不做,在最后一个月里,每周做一套,下午做全部做完,培养做题的感觉。4.新题型和翻译部分翻译属于吃力不讨好类:你会的单词和句子,你现在就能翻译出来,但难就难在要翻译的内容一般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你想要把这么长的句子理顺、写美,等于是想让自己变成一个英语大佬,这里面的时间精力太大。而考研是一个追求效率的学习过程,所以我的应对政策就是我能翻译的点就写出来,放上去,一大段的,能翻译几个部分就写几个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不连贯也不管了,就「踩点拿分,这样的话4、5分应该是有的。如果你想要啃,再加上现在时间还充裕,你可以去看下别的答主的翻译方法,我当时时间很紧,所以没有吃透这部分。新题型可以跟一些老师的课,跟着老师走就可以。比如刘琦老师,可以多听几个老师的课,选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做题。5.作文部分:推荐潘赟老师。潘老师的“九宫格作文法”yyds!只要是考过研的学生,基本上都听说过这个写作方法。她的作文课也是教你如何掌握应试技巧,英一英二大小作文的框架如何搭建,反正作文拿基础分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想拿高分,还是得自己多积累语料库,这样才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关于吉林大学初试科目,主要是615公共管理理论和819公共管理专业综合。参考书目主要有:1.《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公共财政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上两本教材结合看,根据大纲看就可以。3.《公共管理学》:张成福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行政管理学》:夏书章第6版,中山大学出版社;郭小聪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电子政务》:徐晓林,杨锐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7.《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关于考研复习,五六月份我主要以英语为主,包括背单词,看一些网课,学习一些语法等,单词我看的是朱伟恋恋有词,网课老师主要是刘晓燕老师和田静老师。在学习单词、语法的同时要着手做真题,研究出题规律和风格,我考研做的真题是张剑的黄皮。每年都有同学总分很高,但因为英语没过线所以遗憾的不能上岸,因此要高度重视英语的学习,日积月累。同时开始浏览专业课的内容,大致有一个方向,熟悉内容;暑假的时候开始跟政治,我主要看的是徐涛老师的网课,徐涛老师讲课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所以学政治是我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哈哈。
专业课在暑假期间本应完成背诵,然而因故,我直到九月份开学才正式开始专业课的复习,时间紧迫。学校随后调整了专业课教材,新增了《社会研究方法》和《电子政务》两本参考书,并扩大了大纲范围,使得我的复习压力更大。为此,我每天都要投入大量时间在专业课复习上。对于新增的两本书,考试范围主要依据大纲,不需要全部记忆。《电子政务》的出题较为灵活,在试卷中的占比约为30分,建议平时多关注电子政府、电子政务的相关内容。《社会研究方法》则需要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尤其要重视计算题,社会研究方法在2022年的试卷中所占分值较大,达到50分,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同时,《西方行政学说史》中大量人物思想需要记忆背诵,较为复杂,可以采用关键词记忆法。《公共财政概论》在2022年的大纲中只需根据大纲背诵三章。
我特别喜欢做笔记,所以在复习时,我会对专业课每一章内容进行脉络梳理,以加深理解和记忆。需要注意的是,后期要密切关注大纲的调整,及时根据大纲变化调整复习方向。11月份时,我开始学习英语作文,主要参考石雷鹏老师的视频,他的独特开场方式让我在每天的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
总结:
1. 不要拘泥于某个知识点,快速多遍背诵。
2. 理解记忆,不要死记硬背,明白部分意思后背诵会更快,实在背不下来可以记住关键词,按自己的理解回答。
3. 框架很重要。
4. 分析真题,总结考点频率,有些考点几乎每年都会考。
5. 多练习真题,熟悉答题点。
6. 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
7. 总结万能答题模板术语。
8. 考试时要把握好时间,提前计算每道题型的用时,做到心中有数,考前进行模拟练习。试卷发下来后,要不停地写,留给思考的时间不多,所以知识点一定要熟悉。
复试备考经验: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部分要重视,即使分数较高也不要轻视放弃,认真准备。面试部分,我通过尚硕辅导机构的学姐进行了一对一辅导,效果显著。我认为面试有必要进行培训,以提前适应面试环节和氛围,减少紧张情绪。
人生是一条单行道,没有撤退可言,也没有必要后悔。在努力的过程中,熬过的迷茫都将成为日后前进的光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你自己不能忘记那团火的存在。如果结局不如所愿,就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
其他建议:
1. 错的越多越好。政治选择题,回回全对没有意义,只有平时暴露问题,总结,考场上才能少犯错。
2. 管好自己,勿管他人。不要过多关注别人,忽视了自己的问题。
3. 尽人事,天命有归。做好当下的事,踏踏实实学习,结果一般不会太差。
给学弟学妹们的鼓励:
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学会努力和坚持。不要盲目跟风,有自己的判断。考研过程中,可以找一个研友,但不要是随时讨论学习进度的研友。有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在你有压力时可以宣泄。一旦开始考研,就不要轻易放弃,咬咬牙,这道坎就迈过去了。加油,我在吉林大学等你们!
吉林大学考研考点安排:
1. 可以选择吉林或家乡的报考点,报名地点即考试地点。
2. 考点每年都会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 考试地点是根据报名先后顺序随机分配的。
4. 面试地点在北京,主要考查英语能力和复试科目。
5. 各专业考场不同,每年都会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