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和申论的考察方向分别是什么
2018年省考标志着贵州省公务员招考进入新纪元。该年,贵州省首次单独发布了公务员基层培养项目的招考公告,同时,遵义、铜仁和黔西南三地也首次单独发布了招录公告。最值得关注的是,笔试形式中首次引入了申论分级考试,分为AB卷。根据2018年贵州省公告,申论科目实行分级考试,省级机关(含垂管系统)、市级机关(含派出机构)职位考A类卷;县、乡(镇)机关职位考B类卷。贵州省对公务员(人民警察)职位申论笔试AB卷的区分,是为了更有效地筛选不同职位的考生。作为首次采用AB卷,贵州各考区采用试卷的情况也各有差异,为此,中公老师特地为考生梳理了相关信息。
【干货总结】对于公务员职位而言,2018年贵州省除遵义市所有职位招考均采用A卷外,其他地区的所有职位均按照省、市用A卷和县、乡用B卷的形式进行招录;人民警察职位,除遵义市采用A卷,铜仁市采用B卷外,其他地区的所有职位均按照省、市用A卷和县、乡用B卷的形式进行招录;选调生则是贵州省统一出公告,均采用A卷进行招录;省直、市(州)直公务员基层培养项目,除遵义采用A卷外,则均采用B卷进行招录。总体而言,采用分级考试的考区依据职位类型采用AB卷,没有采用分级考试的考区或职位(除铜仁)均采用A卷。
二、申论AB卷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区别
AB卷的设置主要是针对不同岗位的,其测查区分度十分明显。2018年A卷的主题为“人才流动”,与今年年初各地爆发的“抢人大战”热点紧密结合,这与省市制定的人才政策相契合,也符合岗位招录面向的职位。A卷在考试形式上基本沿袭了之前几年多省联考出卷形式,试卷册主要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包括三道非作文题和一道话题作文。非作文题包括归纳概括、解释分析和贯彻执行题,作答难度与2017年基本持平,作文题以“繁琐”与“简单”话题进行考察,双主题词话题作文的命题风格得到延续。
2018年B卷的主题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这与十九大热点、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热点相契合,这与基层乡镇发展息息相关。B卷在考试形式上也与A卷极为不同,试卷册分为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个部分,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采用逐一对应方式呈现。题型设置出现了启示分析、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贯彻执行(两道题)等,没有作文题目,题目的命制仍是多省联考出题,采用试题与福建省考乡镇(B类)在题目难易程度上相对A类稍显简单,风格和侧重点均与历年省考申论侧重点相似。
【干货总结】AB卷在主题选择上以前一年和本年度热点紧密结合,凸显分级测查岗位工作性质不同的内容。A卷侧重省、市宏观政策类主题;B卷侧重乡镇发展、精准扶贫等内容的考查。命题形式上A卷采用沿用之前考查形式,B卷采用材料与题目逐一对应形式,题目类型,B卷不考作文,非作文题型出题形式和作答较为规范,作文沿用话题形式进行考察。
2018年作为贵州省考申论分级考试第一年,还有许多地方不成熟,出题上较为保守,但可以预见,分级考试是未来省考的总趋势,因此考生了解AB卷对于自己备考是十分重要的。从分级考试上看,中公老师给考生备考提出三点建议:
1、掌握基本的做题技巧,就题目命制和做题方法而言,AB卷做题的基本方式没有脱离申论的基本做题技巧,打好基础才是王道;
2、重视历年真题的学习,考生虽然不确定自己未来申论考A卷还是B卷,且真题不会在原模原样考,但真题仍有价值,可以通过真题把握省考出题的难度、出题人的命题思路等,对于备战考试是十分有用的;
3、关注热点把握时政,紧扣时政是申论命题的特点,AB各有侧重,因此考生备考时需要关注国家、区域发展的大事热点,还需要了解基层政策的变化,且不能局限与了解本省的热点,还得放眼社会和全国近一两年的热点事件。
备战2省考,越早做好准备,越早安排好自己的复习步骤,自己“成公上岸”的可能性越高。
二、贵州省公务员考试A类和B类分别考什么科目 哪些要考那些不考
1、贵州公务员考试中,报考B类可能需要考公共基础知识。
2、B类考试科目:行政能力测试、公共基础知识
3、公务员考试是由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用于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考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
5、公务员考试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形式:
6、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7、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8、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9、中央公务员考试和地方考试性质一样,都属于招录考试,考生填报相应的职位进行考试,一旦被录取便成为该职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公务员政策可参看国家公务员网的相关政策。
10、地方公务员考试有资格考试和招录考试两种,资格考试即成绩合格者发给公务员资格证书,考生可凭此资格证在市、区、县等国家机关求职,如北京市。有的需要再参加具体部门的一些考试,有的直接面试考核。绝大多数地方公务员考试采用的是招录考试的方式,考生选择职位报名参加考试,考上后就直接录取为该部门的公务员,和中央公务员考试程序一样。
11、参考资料:公务员考试——百度百科
三、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特点分析(1)
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从选择范围来看主要包括五大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但是从历年真题来看,又有明显的侧重点。
2、2000-2009年这一阶段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主题更偏重于经济领域,尤其是2003-2009年几乎都围绕经济问题而命题。宏观经济领域更是命题者的偏好所在,如“三农”问题、耕地保护等。从2010年以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主题不再偏向经济,而是将视角更多地关注于社会、生态与文化建设领域,关注于如何实现经济与其他方面协调发展。另外,2010年以后省级与市级采用了两套试卷,其试卷主题也存在差异。总体来看,省级的主题选择趋于宏观,而市级相对而言更偏重于考查具体问题。此外,近几年申论主题越加关注于精神文明领域,文化建设亦是当前党和政府的工作侧重点之一。
3、据此,我们也许可以洞察到国家公务员考试主题选择的方向与趋势:申论主题的材料通常由某一或某些事件入手,而后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论述和挖掘,以小处而观大局。这些事件的社会影响必须是比较广泛的,因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所考的主题视角较为广阔,所反映的问题必须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并对当前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深度性和持久的影响力。过于敏感具体、低层次、只涉及一时一地的问题以及无关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和事实,都不会成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的选择。
4、为了体现政府立场和政策方针的指向性作用,申论主题的选择一般会与当前国家与政府所倡导的理论政策、大政方针以及主流价值观相一致。因此,增强对这些内容的认知度有助于把握备考方向。
5、申论试卷的核心组成部分便是给定材料,这些材料由命题人精心挑选和整合而成。这些材料并非随意挑选,而是有着明确的来源和依据。命题人会将从不同渠道收集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最终形成一篇逻辑清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申论材料。观察近年来的申论真题,我们可以发现申论给定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6、材料来源广泛。给定材料主要源自权威报刊杂志、主流媒体网站的新闻报道、专家著作以及政府重要文件报告。同时,根据出题需求,也会选取一些较为冷门的学术论文和网站转载。这些材料的时效性相对较弱。
7、申论材料形式多样。申论材料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常见的材料分为事件阐述型、采访记录型、数据列举型、政策文件型、理论分析型和图表解释型六种。
8、内容综合性强。给定材料在描述对象上分为国内材料和国外材料。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主要关注国内问题,而国外材料通常以提供经验或教训为目的。在国内材料和国外材料中,国内材料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外材料同样不可或缺。申论材料不仅讲述故事,也阐述道理,巧妙地将事例与分析相结合,将观点融入事例之中。分析型材料可以是政府文件、国家政策、权威评论,也可以是作者观点或呼吁。这种事例与分析相融合的方式,既保证了材料的理论高度,又使其内容充实、丰满。
9、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题型与一贯题型保持一致,主要包括归纳概括类试题、综合分析类试题、应用文写作类试题、提出对策类试题、文章写作类试题。近年来,新题型不断涌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答难度。
10、=========================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
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主要考察什么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主要考察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2、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3、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4、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