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转至国企是否划算
1、情况不同,结果各异。首先,专业不对口可能是一个问题,其次,晋升可能会相对缓慢。如果是从行政部门副处级以上调动到国企,这样的变动可能还比较划算;但若是科员调动,这种变动则不那么划算。国企和公务员的待遇不能简单比较,这会受到单位、岗位和地区等因素的影响。国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完全进入竞争市场的国企,如快速消费品和建筑市场的国企,这些企业大多已经适应了市场机制,劳动力市场流动性较高,员工流动频繁。
2、年龄因素也是一个考虑点。若年龄较大且职级受限,晋升无望,那么转为国企副职高管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这样可以解决收入和待遇问题。地市、县区的公务员年薪一般不超过20万。而国企高管年薪一般从30万起,40万至60万的情况较为常见,这意味着转为国企可能使收入翻倍。
3、晋升问题。如果在公务体系中想晋升但职数有限,领导可能会通过提拔至正处级至副厅级,再到国企副职,年薪一般不低于50万,这既是领导的交代,也解决了职级和收入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这样的调动通常是愉快且顺理成章的。
4、处境问题。如果公务员在体系内受到排挤或冷落,可能是由于前任领导的关系、得罪了某位领导,或犯了某些错误,难以在体系内立足。这时,领导将公务员安排到企业任副职高管,实际上是为解决其出路问题。
5、《新公务员法》共有18章107条,包括总则、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和附则。该法是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相较于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特点。
二、公务员去国企任职后辞职规定
1、为规范公务员辞去公职工作,保障机关与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依据公务员法,制定了本规定。
2、本规定所指的辞去公职,是指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申请终止与任免机关的任用关系。
3、公务员辞去公职后,将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
4、公务员辞去公职需按照法定的情形、权限和程序办理。
5、公务员有特定情形不得辞去公职,包括但不限于涉及国家秘密的职位、重要公务未处理完毕、正在接受审计或纪律审查、涉嫌犯罪等情况。
6、公务员辞去公职的程序包括提出申请、审核、审批、通知等环节。
7、审批期限为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领导成员的审批期限为90日内。
8、辞去公职的公务员需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接受审计。
9、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将受到相应的处分。
10、公务员辞去公职后,其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11、公务员辞去公职后,离职前需支付违约金或履行相应义务。
12、公务员辞去公职后,自批准之日的次月起停发工资,社会保险按相关规定执行。
13、公务员辞去公职后,需按规定转递档案。
14、公务员辞去公职后重新就业的,其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15、公务员辞去公职后,原领导成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在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
16、违反规定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17、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辞去公职,参照本规定执行。
18、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
19、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三、公务员至国企:调动还是辞职
1、尽管公务员和国企职员都属于体制内,但两者仍属不同体系。公务员可以直接调动至国企工作,前提是达到一定级别。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调任规定》,公务员可以在国企之间进行交流。
2、调动至国企工作后,公务员身份将自动丧失。因为国企高管拿的是年薪,若保留公务员身份则显得不合逻辑。正所谓“有得必有失”,在享受更高收益的同时,也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3、若公务员未达到要求的级别,只能选择辞职,然后去国企。
法律依据:《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2020修订)》。
第十三条:公务员一旦辞去公职,即丧失公务员身份。自批准辞职之月起,停止发放工资,社会保险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十五条:公务员若在辞去公职后重新就业,其工作年限将包括辞去公职前在机关的工作经历。
第十六条:公务员辞职后,若原为领导成员或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需在离职后三年内避免接受原职务管辖地区及业务范围内的企业、中介机构或其他营利性组织的聘用,并禁止从事与原职务管辖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活动;其他公务员则在离职后两年内,不得接受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中介机构或其他营利性组织的聘用,以及从事此类活动。
所谓原任职务,指的是公务员在辞职前三年内担任过的领导职务;原工作业务,则是指公务员在辞职前三年内从事的工作内容。
第十七条:公务员在从业限制期限内,每年年底前须向原机关报告从业情况。原机关应同时了解核实其从业情况,并判定是否违反从业限制规定。
省级及以上拥有行业监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司法等职能的机关,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公务员辞职后从业行为限制清单,并报送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四、国企辞职后报考公务员
1、若你在国企工作并有意向参加公务员考试,务必与领导和同事保持良好关系。若已被开除,则你现在属于待业状态。若未开除但你担心影响公务员考试,只能暂时忍受。
2、有关公务员考试的其他信息,请访问公务员考试官方网站。
3、如有任何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