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考研初试科目包含四门,分别是: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③专业课一(学科基础);④专业课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不过,不同院校的考研科目设置有所差异。
以中国人民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为例,其初试科目为: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 201 英语(一)
- 620 学科基础
- 841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学校都要求考生考数学。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福州大学等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需要考生参加数三的考试。
关于考研网上报名时间,2022年的具体时间尚未公布。以2021年为例,网上报名时间定于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而网上预报名时间为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了解报考须知,并按照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进行报名。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考研并非必要条件。行政管理专业听起来高深莫测,但实际学习过程中却让人感觉头脑空空。本人本科阶段便学习了这个一级学科——120400公共管理专业。
公共管理专业与行政管理专业实质上并无区别,都是针对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在本科阶段,除了公共课(英语、数学和思政),我主要学习了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一些沟通方向的课程。这些课程与专业定位基本一致,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
大学四年下来,我发现我似乎什么都没学到。我相信,学习文科方向管理类专业的同学看到这里一定会有共鸣。我们学习管理学的专业知识,辅以相关学科,感觉自己很厉害,毕业后有望进入企业或政府机关,担任管理层,发号施令。然而,现实是,我们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只能称之为“涉猎”。
例如,管理学方面,我学习了管理学概论、管理学导论、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导论和概论实际上等同于一本书的序言或标题,仅阅读序言无法了解一本书的所有细节;管理学是一门主要课程,但学习后会发现,从管理学诞生至今,众多企业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提出了各种管理学理论。虽然现在很多理论已过时,但这些理论仍需掌握。
这就导致了很多背诵任务,使得我现在如果被问及谁提出了什么理论,我只能回答“不知道,已经忘记了”。
管理学的例子也适用于其他学科。总之,本科毕业后,很多同学会突然意识到:大学四年似乎什么都没学到,该怎么办?
如今,大批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或考公。在我面临未来抉择时,我也对当前的就业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
尽管行政管理定位与考公或考事业单位相符,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岗位稀缺,招生人数少,学历要求高。简而言之,没有一家企业愿意招聘本科生负责管理,管理类岗位需要资历和经验,仅靠书本知识无法满足岗位需求。
因此,考研成为了一种选择。2022年考研人数超过460万,其中管理学的国家线上浮较大,这对行政管理专业的考生来说并非好消息。考研专业课根据学校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医学类院校多与卫生管理结合,工科类院校会考数学,这些都需要考研的考生在备考时注意。
当然,考研只是一种提升学历的方式。确实,考公时许多岗位会限制研究生学历报考,考研对毕业后考公或参加就业项目十分有益。但我不想传播焦虑。考研虽然有必要,但并非必须。事实上,不考研的人也有很多,考研与否取决于自己对能力和知识积累的判断,对就业意向的判断,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因为读研需要两至三年,而在许多企业,这段时间也足够一些优秀同学积累工作经验了。
总之,本科毕业后,我们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无论怎样都应慎重考虑,切勿盲目跟风。一旦选择考研,就一定要付出努力,而不是找借口逃避现实。
(4)829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复试专业课:F1303行政管理综合考试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631公共管理学:
①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约人民币52元。
②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约人民币45元。
829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①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约人民币48元。
②袁卫、庞皓、曾五一:《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约人民币44元。
③黄良文:《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约人民币40元。